2017年,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“墨子號”圓滿實現既定科學目標,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、千公里級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和千公里級地星量子隱形傳態。
潘建偉表示,中高軌量子通信衛星將實現全天時星地量子通信及星間量子通信,建立與地面城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的無縫連接,初步實現能夠業務化運行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服務。
該團隊另一工作重點是在地面構建范圍更廣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——“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”。他認為通過10年左右,量子通信網絡將具備覆蓋千家萬戶的條件。
2017年正式開通的全球首個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“京滬干線”,貫穿濟南、合肥,滿足上萬用戶的密鑰分發業務需求,可為沿線金融機構、政府部門等提供高安全等級的量子保密通信業務支持。
記者從中科院獲悉,為配合“十三五”規劃中明確提出的要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部署重大科技項目,該院成立了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,初步凝聚國內相關優勢研究力量、開展協同攻關,以保持和擴大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優勢。(完)